聯勤保障體制改革以來,部隊醫院呈現出眾多新變化和新風貌。為使廣大官兵對調整改革后的部隊醫院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更加方便就醫,本版即日起推出“特色醫院巡禮”欄目,敬請關注。
——編 者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
構建為軍服務新體系
■毛 宇 解放軍報記者 賀 敏

上圖: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組織專家醫療隊開展健康巡診活動,為基層官兵送醫送藥。喬黎平攝
2018年以來,解放軍總醫院著眼構建平戰一體、醫研兼備、通專結合的保障模式,調整為以8個醫學中心為管理單元、21個臨床醫學部為龍頭骨干、若干輔診科室為有力支撐的全新力量結構。轉型重塑后,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集中整合了解放軍總醫院體系內心血管病、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醫3個領域的優勢醫療資源,成立3個醫學部,與該醫學中心高壓氧、特勤醫學等特色科室,檢驗、麻醉、超聲、放射等輔助科室,共同構建起優勢互補、支撐配合的為軍服務新體系。
一塊灰白相間的大理石上,鐫刻著金光閃閃的大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于2018年調整組建,前身為原海軍總醫院。調整組建后,該中心充分發揮3個醫學部人才技術的集成優勢,集中力量承擔心血管病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疑難病癥,及中醫、中西醫結合的研究、診療任務。近日,記者走進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探訪該醫學中心的醫療服務特色。
就醫平臺一體化——
打造基地化集群式醫療服務新陣地
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心血管病醫學部的病房內,一位90歲的新四軍老兵舉起顫抖的手,向救治他的醫護人員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今年初,這名老兵突發心臟驟停。緊急搶救后,心血管病醫學部心內科、心律失??频阮I域的專家,共同為他實施了心臟臨時起搏植入術。在醫護人員精心照顧下,老兵現在已痊愈出院。
“手術后睜開眼看到醫護人員,仿佛看到了渡江戰役時戰友們舍生忘死救護我的身影……” 回顧被救治經歷,老兵激動地說。
救治這名老兵的過程,是第六醫學中心發揮解放軍總醫院體系醫學部制建設優勢,集聚心臟專業領域專家,精準高效治療患者的一個縮影。
“為軍服務的關鍵,就是要給部隊官兵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診療服務?!边@是該醫學中心廣大醫務人員的普遍共識。
面對單位重組重塑、醫學部新建新立、人員轉隸轉崗,如何把為軍服務再提高一個層次,更好地滿足廣大官兵和患者的就醫需求?
該醫學中心黨委深知,充分借助解放軍總醫院大平臺,打破傳統醫院構架,發揮醫學部制優勢,以醫學部整合優化輻射帶動中心學科建設一體化、規?;?、高質化,走好轉型發展,才是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的硬道理。
2020年4月,解放軍總醫院黨委以“先整合、再磨合、后融合”的建設思路,把學科根基牢固、全面建設過硬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作為試點,整合全院各中心同類學科人才資源,抽組精干力量,組織先行先試。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率先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掛牌成立。這是解放軍總醫院第一個正式組建的臨床醫學部,醫療服務迎來加速“升級換擋”。2020年6月,心血管病、中醫2個醫學部相繼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掛牌成立。
聚焦強勢學科,發展優勢學科,選育新興學科,兼顧普通學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形成了“醫學中心為統領管理、醫學部為龍頭骨干、臨床和職能科室為有力支撐”的學科整體布局。
“聚合起解放軍總醫院體系內心血管病、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醫等醫療資源優勢,發揮醫學中心原有特色,能有效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钡诹t學中心主任白國剛說。
一年多來,翻看3個醫學部的工作報告,病區展開、人員落位、業務開展、亞??七\行……一項項舉措均聚焦于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針對官兵耳鼻喉疾病方面的就醫需求,細化??品诸?,先后成立咽喉嗓音外科、耳顯微外科、耳內鏡外科、聽覺植入科,讓患者就醫更加精準、便捷。
——心血管病醫學部整合多學科力量,成功獲批“無創冠脈血流儲備分數測定”“經導管二尖瓣夾及可操控導引導管在二尖瓣重度反流中的應用”兩項新技術新業務,填補了解放軍總醫院的空白。
——中醫醫學部不定期赴一線部隊巡診,為基層部隊建立多個“軍事訓練傷防治與運動醫學研究基地”。
名醫專家匯集——
構建高層次多學科專家群體新陣營
走進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門診大廳,出診專家信息一覽表上有了新變化:楊明會、陳韻岱、楊仕明、楊庭樹、戴樸、竇永起……一批全國、全軍知名專家赫然在列。
各醫學部成立后,解放軍總醫院實現了跨中心、多地域的門診收容??缰行哪J较?,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出診的專家有近百名,專家門診量提升了30%。
一位戰友談起看病經歷,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他所在部隊駐地距離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很近,但他熟悉的一位耳鼻喉科專家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出診,每次就診都需要跑較遠的距離?,F在整合優勢專家資源后,他在第六醫學中心就能掛到這位專家的號,大大節省了就醫時間。
“醫學中心的建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只有把那些真正為軍謀發展的人用起來,形成鉆醫者留、能研者用、勝任者上的良好用人格局,才能為服務部隊、服務官兵注入強大動力?!钡诹t學中心政委尹令名說。
在心血管病醫學部的基層心電監測診斷中心,三面墻上掛滿了電子屏幕,綠色的心電圖波線靜靜跳躍,不斷變化。
心血管病醫學部主任陳韻岱告訴記者,心血管疾病具有突發、迅速、無法預測等特點,往往發病急、救治難。建立基層心電監測診斷中心,能及時發現基層官兵及地方患者出現的異常情況,通過提前預警、早期干預,可以阻斷病情進展,預防突發性心血管疾病,避免發生生命危險。
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像陳韻岱這樣的醫學專家還有很多。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主任楊仕明帶領團隊在耳鼻咽喉疾病機制研究和診療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多次完成疑難復雜病例的聯合診治。
高壓氧科主任潘樹義帶領團隊長期進行高壓氧在軍事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使高壓氧逐漸應用于高原反應、軍事創傷等疾病的治療和康復。
特勤科主任韓磊帶領團隊研制了動態視力測評訓練系統、艦載機飛行員心理測評訓練系統等10余套生理、心理專項保障設備,有助于提升飛行員的軍事作業能力。
在這些軍事醫學專家骨干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已經擁有1個全國唯一的國家耳鼻咽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7個國家臨床重點???、4個全軍醫學研究所、3個全軍重點實驗室、4個全軍醫學??浦行?、3個全軍醫學專病中心等重量級的“金字招牌”。
看病就醫更精準——
形成多維度全方位服務保障新高地
戰士小宋訓練時不慎扭傷腰部,疼痛難忍,前屈、后伸及下蹲困難。尋找壓痛點、用1.5寸毫針進行針刺,中醫醫學部骨傷科專家丁宇對小宋進行行針治療30分鐘后,小宋的疼痛癥狀基本消失,腰部活動恢復正常。
訓練傷是部隊官兵的常見傷病。中醫醫學部主任楊明會說,為提高軍事訓練傷病的防治能力,中醫醫學部成立了全軍中西醫結合特色軍事訓練傷防治門診,針對部隊官兵在軍事訓練中容易出現的急、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等常見病癥,通過中西醫結合的特色治療方法,為官兵提供從預防、治療到康復的全系全程醫療保障服務。門診開診至今,已接診軍隊患者5000多人次,為100多名重癥患者進行了??剖中g和康復治療。
部隊醫院的價值在于服務基層官兵,為兵服務質量高低直接對部隊戰斗力產生影響。近年來,該醫學中心立足為兵服務宗旨,采取多種措施提升衛勤保障能力。
深入推進軍人及家屬跨體系就診和優先就診落實,做到軍人就診隨到隨接、隨檢隨住,軍人家屬全面優先。
優化定期赴基層部隊巡診和技術幫帶制度,大力推行預防、醫療、保健、康復一體化診療服務,努力為官兵提供全維全時的健康保障。
固化每季度為軍服務工作例會、每半年體系部隊座談會的工作機制,不斷向部隊官兵、老干部釋放醫療改革紅利。此外,該醫學中心還積極發揮“互聯網+”便利性和軍隊遠程醫學優勢:成立遠程醫學中心,全天候為海軍執行遠海任務提供醫學保障;開設遠程專家門診,面向基層部隊開展遠程醫學會診、教學,讓官兵在單位就能獲得全國、全軍知名專家的診療服務。
堅持姓軍為兵宗旨,心里就要永遠裝著官兵。這些年,從冰天雪地的工區場站到高溫炎熱的海防哨所,從大山深處的后方倉庫到相對較遠的革命老區,該醫學中心不斷延伸為軍服務半徑,先后派出20余批次醫療隊,為基層官兵及家屬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同時,深入基層部隊,為千余名基層艦艇、航衛軍醫開展戰傷救護關鍵技術培訓。
